双鸭山市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

2020-01-14 16:38:21

  本报讯(杨军 记者高伟)“中国饭碗”装进了更多的双鸭山粮食。近年来,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的双鸭山市以乡村振兴为抓手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加快把农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农业科技贡献率、综合机械化率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,农业组织化程度、规模经营水平、劳动生产率全国领先。

  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稳步提升粮食综合产能,粮食生产实现“十六连丰”,实现用全省6%的耕地贡献了9%的粮食,国成为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。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147万亩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8个、家庭农场1096个。农产品外销量、交易额分别增长78.4%和94.2%。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业,“三减”高标准示范面积达到624万亩,绿色、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745万亩。新建“互联网+农业”高标准示范基地11个。11个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。持续优化种养结构,杂粮杂豆、中草药分别扩大到24.7万亩和12.2万亩,食用菌发展到7687万袋。推广“玉鹅种养模式”,大鹅饲养量达到90万只,比上年增长2.5倍。宝清大白板、饶河东北黑蜂等11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产品畅销全国,同鑫面粉、冷泥富硒大米、宝清红小豆、太保胡萝卜等绿色有机食品摆上了北上广深发达城市百姓的餐桌,“大粮仓”正在变成“绿色粮仓”“绿色菜园”“绿色厨房”。被誉为“天下第一场”的友谊农场是国家现代化精准农业示范基地、全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杆。

  2019年,双鸭山市落实好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,聚焦“六个围绕”,科学调整“三大粮食作物”种植结构,粮食产量稳定在136亿斤以上;扩大棚室蔬菜、食用菌规模,分别达到1.1万亩和1亿袋。积极发展中草药种植,面积增加到13万亩;打好寒地黑土、绿色有机、非转基因、富硒有硒“四张牌”,新建生态高标准农田29万亩,落实农业“三减”面积627万亩,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747万亩;以“两牛一猪”为重点,生猪饲养量达到67万头以上,建设山东益生生猪养殖项目。推广“玉鹅种养模式”,大鹅饲养量突破100万只,同时推动大鹅深加工产业发展;采用农超对接、线上营销、集团定制等新模式,开拓一线城市高端消费市场,叫响双鸭山“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有机食品供给基地”品牌,实现“种得好、产得优、卖得俏”。农副产品销售量增长10%以上;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,以农产品加工企业、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和新型经营主体为牵动,促进农业与加工、物流、电商、旅游、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,聚变发展。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%左右。增强农村发展新动能,壮大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,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6个、注册家庭农场300个以上。引导农民带地入社、入股分红,带动土地规模经营,向种养加销多领域、多环节、全产业链要增收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%。